2017年初去济源有事,办完事后在济源玩了两天。然后从济源到洛阳,洛阳我是第三次来了。头一天去看了龙马负图寺( )和汉光武帝的原陵( )。第二天心说北邙山很有名,想去看看,查了一下现在那儿有一个古墓博物馆。乘公交车过去,没看见有什么山,也就是一片缓坡而已。门口现在写着河南古代壁画馆。
看介绍这里观览分为北魏景陵、壁画和古墓三个部分。
(资料图片)
先去西边院子的景陵。
不大的墓冢,封土直径110米,高24米。一抔黄土吧。
前面有不大的宣武帝祭堂。陈列着40余件景陵和北魏出土文物及复制品。看来当年没挖出来什么东西。说是在宋金和民国年间曾遭盗掘。有简单的介绍,这一带是北魏洛阳城的西边,共有的五座帝陵。景陵于1991年被发掘,是新中国继十三陵定陵以后,经国家批准科学发掘的第二座皇帝陵,也是中国主动挖掘且开放时代最早的帝王陵。
北魏宣武帝名元恪(483—515年),北魏的第八位皇帝,孝文帝元宏次子,母文昭皇后高照容。其太和七年(483年)出生于平城宫。太和二十一年(497年),被立为皇太子。太和二十三年(499年),孝文帝去世,元恪即位。延昌四年(515年),宣武帝崩,终年三十三岁,庙号世宗,谥号宣武皇帝,葬在这里,号景陵。在位17年(499—515年)。期间对应于南朝齐、梁两代。
宣武帝这年代汉化已经比较深了,看介绍,他文武都行,据说工笔画不错。一次射箭,远及一里五十步(当然不是现在长度的里)。几次御驾亲征。在位期间攻取南朝梁的四川之地,而且北击柔然,领土疆域向南拓展很多,国势盛极一时。其笃信佛教,在位后半期,外戚高肇专权,朝政黑暗,北魏逐渐衰弱。
墓道就在墓冢的正南面,到简单直接。
旁边还有石翁仲,造型看着异于咱们经常看见的那样子,很清秀,不知道是不是原物。
进墓里是斜长往下的甬道,有56米长,2米多宽, 3米多高,看着是土坯。由于91年是有计划的采用沿墓道发掘的方式,所以应该基本保留了原貌。
到墓室前面的一段,是青砖砌的半圆劵顶。
墓室门口两边各有一个武士,怒目圆睁,好厉害,看来是要吓唬那些盗墓贼的。
墓室门上这一块好高大。
,地面铺的砖是类似于“金砖”那种,还很亮。要是原物的话,经历了1500年保存很好了。
墓室里面方圆有二十多米,中间就只有一个由15块方形大青石板拼成的石棺。没有其他物件。里面打着蓝光,有点瘆人。反正钻到人家墓里感觉不舒服。
上面是很高的大穹顶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全球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09784号-11 联系邮箱:85 18 07 48 3@qq.com